从婚姻里的“色难”看,什么是好婚姻?

内容纲要

公交站遇一老人在查看公交线路,大概不常在那个站牌乘车,看了很长时间。距离他几米外有个老太太蹒跚过来,脸上写满焦虑,因为不相信吧,大声嚷:这是往东的吗?

老头子不耐烦,看也不看她,没好气地大声吼她:不是往东是往哪的?!你看看这不是往东吗?!老太太被他这一吼便不吱声了,便仍是怀疑的神情。旁边有个小伙子说:是往东的,你看看太阳。他指指西边的天空,初冬的傍晚日落前的光芒照见这一幕。

1820-1

车来了,我跟在他们后面上车。老头子对腿脚不便的老太太在上车前后并没有特别的搀扶和关照,就像她那是个陌生人。有人给老太太让了座,老太太好不容易坐上去,老头子也没有反应,看都没看她一眼。我站在那里,忽然替那个老太太委曲起来。

他们的年纪加起来估计有一百五十岁了,共同生活在一起至少也得四、五十年了吧?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中,日子里,呈现这样的跟对方讲话的态度,恶言相向,没有好的脸色,另一方该怎样才能承受?大概象我这样的性情是受不了对方的这种态度的。

或者,他们彼此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表达,这就是人家相濡以沫、朝夕相处的生活方式。我一个路人甲,只看到这一幕场景,如何就觉得人家委曲呢?

《论语》记载,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在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于丹在一次讲座中说,儿女有条件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有一次忘了因为什么JASON抱怨婆婆多管闲事,婆婆显得很伤心,从我们家生气走了。我提醒他“色难”,讲了这个比较极端的“案例”。

延伸一下,什么是好婚姻?公交站牌偶遇的那一幕,让我觉得婚姻里,跟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人共同生活的几十年,不给对方脸色看也比较难。但如果经常流露出蔑视和不耐烦,没有好脸色好脾气,也会让对方不安吧?毕竟我们追求爱情走进婚姻是冲着美好向往幸福生活去的,“我们相遇不是为了生气。”

曾经认识一对夫妻,不知因为什么琐事大吵一架恶语相向,便互不讲话。当年还没有“冷暴力”一词,现在想来,就是家庭冷暴力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谁也不搭理谁,女人每天该做饭做饭,该照管孩子照管孩子,男人爱吃不吃不搭理,彼此形同隐身人。那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男人因一场车祸离开,女人撕心裂肺:我竟然好几个月不理他啊,现在想说话都说不上了……

我一直在想美好的婚姻中是否真的有“从来没红过脸”这回事儿,也许有,因为毕竟“婚姻就象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指头知道”,我们看到的很多美满婚姻可能是表象;也许有,那两人性情必定都温婉,如童话故事中的老太太“老头子说话总是对的”,便相安无事。特别是在“外人”面前,至少得让对方有面子有尊严啊。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和颜悦色,其实是内心深爱的外在表现。一辈子那么长,我们总该择一暖人相拥,彼此温暖相向,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