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学做谦卑之人

内容纲要

file

有则叫《谦卑者最高贵》的段子说得好:“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和气生财,戾气伤身;贵而不显,华而不炫;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傲;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走;滋味浓时,减三分请人尝;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乐,平和第一善,心诚第一亲,无忧第一福,有酒第一爽!”

谦卑的前提是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子语类》卷12,“持守”)人要敬畏天地、敬畏环境、敬畏文明、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父母、敬畏生命。没有敬畏,其言行就会像洪水一样自由泛滥。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因为没有敬畏职业道德,没有敬畏铁的纪律,没有敬畏头上高悬的法律之剑,因此才会大肆贪腐,情梦红楼。

file

敬是态度,是外部表现;畏是心理活动,是内在原因。笔者是个无神论者,但每当走进佛庙、道观、教堂,必定肃然,不敢妄言乱动,毕恭毕敬仿佛是信徒,外表看是对神明的礼敬,其实是内心对神鬼充满畏惧。没有畏,敬可能也就减弱乃至消失。中国历史上不敬畏神明甚至亵渎神明的典型是纣王在女娲娘娘庙题写的诗。诗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由于纣王对神明不畏,因而表现出不敬的行为,导致了商朝土崩瓦解的后果。这是神话,现实上,是商纣不敬畏老百姓、不敬畏忠臣、不敬畏文明,才会国破人亡。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值得敬;“覆”,就得畏。

只要是敬畏,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比不敬畏好。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往往是假的敬畏比真的不敬畏要好,好得多。不敬畏先祖、神明,不敬畏国家、民族,就会成为无所顾

忌的暴君、法西斯;不敬畏生命,不敬畏文化,就造成了社会道德沦陷,造假贩假泛滥;不敬畏自然,不敬畏天地,人类就为自己的掘墓人。最浅显的例子是,譬如遇到红灯,无论是敬畏还是假敬畏,都会停车或止步耐心等待,就是内心骂娘也不敢越线,在外人看来,都是敬畏;如果不敬畏,硬闯红灯,那可是你死我亡的违法行为!当然,所谓敬畏,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是对文明道德的敬畏,是对纪律法律的敬畏。对于泛滥无度的洪水,要敢于治理;对于专横跋扈的权势,要敢于抗争;对于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要敢于针砭。

要做到敬畏,必须先懂得谦卑。《易经·谦卦》说:谦,亨,君子有终。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卑能使人看到别人的成绩和优点,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谦卑的人,会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能学习认错、学习柔和、学习忍让、学习沟通、学习放下、学习感动、学习生存。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处处争出风头,不尊重大众,就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接纳。谦卑而不自卑,也是韬光养晦之术。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正如本文引用的段子标题所说的,谦卑者最高贵。有文友指出,“谦卑者最高贵”要改为“真谦卑者最高贵”。谦卑不存在真假,不是真的谦卑就是假谦卑、不谦卑。即使是假的谦卑,只要不害人,总比真的不谦卑要好。不谦卑之人,一定缺乏敬畏之心。戾气、自傲,自以为是、骄横跋扈是不谦卑者的真实表现,这种表现必定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常怀敬畏之心,学做谦卑的人,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威望,使人格更加高尚,人品更加高贵。

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07/13/72771069_949953165.shtml